越南拥有近1亿人口,其中年轻人口(35岁以下)占比超过一半,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相对较低。近年来,随着经济高速发展(特别是制造业、科技和服务业),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。因此,高校校园招聘在越南已成为国内外企业争夺年轻人才的重要战场。
人才竞争激烈:
外资企业:韩国(三星、LG)、日本(丰田、本田)、新加坡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是校园招聘的常客,它们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。
本土巨头:Vingroup(VinFast)、FPT集团、Viettel、Masan集团等本土大型企业也积极投入校园招聘,对顶尖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。
初创企业:尤其是在河内和胡志明市,科技初创公司也通过校园招聘寻找工程师和新鲜血液。
高度集中的目标院校:
企业招聘主要集中在几所顶尖大学:
河内地区:河内国家大学、河内理工大学、外贸大学、国民经济大学、FPT大学。
胡志明市地区:胡志明市国家大学、胡志明市理工大学、胡志明市经济大学、胡志明市银行大学、RMIT大学越南分校。
RMIT大学越南分校 作为一所澳洲名校,其毕业生英语流利,综合素质高,是外企特别青睐的目标。
招聘季节:
主要校园招聘活动集中在两个时间段:
秋季招聘(9月 - 12月):这是最大规模的招聘季,针对次年春季毕业的学生。
春季招聘(2月 - 4月):规模较小,针对夏季毕业的学生。
很多公司也会全年不定期地举办研讨会、竞赛和实习项目,以建立雇主品牌。
对薪酬和发展的关注:
越南的大学毕业生,尤其是工科和商科的优秀学生,对起薪有明确的期望,并且会在不同公司间进行比较。
除了薪资,他们非常看重职业发展机会、培训体系、公司文化和海外工作/培训的可能性。
招聘会:
由大学就业中心或第三方机构组织的大型活动,数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设展。
学生可以直接投递简历,与招聘人员初步交流。
公司专场宣讲会:
这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。企业进入校园,通过演讲、视频、员工分享等方式介绍公司文化、业务和招聘需求。
通常会现场接收简历,或引导学生在公司官网申请。
校企合作与实习项目:
许多大公司与目标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,提供定制化的实习项目。
“实习转正” 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招聘渠道。
商业案例竞赛:
企业通过举办校内或全国性的商业/技术竞赛来发现和筛选最具潜力的学生。优胜者通常能获得奖金、实习或直接录用的机会。
通过学生社团/KOL:
与有影响力的学生社团合作是接触目标学生的有效途径。一些优秀的学生领袖或“校园大使”在同学中拥有很高的信誉,他们的推荐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吸引力。
提前规划与本地化:
至少提前3-6个月与目标大学的就业服务中心联系,预订招聘会或宣讲会档期。
招聘材料、演讲内容应尽可能越南语化,或至少提供越南语支持。虽然顶尖学生的英语不错,但使用母语能显著提升亲和力。
打造有吸引力的雇主品牌:
不要只强调公司规模和全球地位,要具体说明在越南的业务发展、为员工提供的培训计划、清晰的职业路径以及公司文化。
利用LinkedIn、Facebook、YouTube等社交媒体进行宣传,这些平台在越南大学生中非常流行。
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:
了解当地的薪酬水平(可通过薪酬调查报告或咨询本地HR公司)。除了月薪,13薪、年终奖金、绩效奖金、交通/午餐/住房补贴、健康保险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。
简化并优化申请流程:
申请流程不宜过于复杂。虽然在线申请系统是标准配置,但要确保其移动端友好,因为越南年轻人高度依赖智能手机。
注重沟通与反馈:
越南学生非常看重尊重和及时的沟通。即使拒绝候选人,也应发送礼貌的邮件通知。良好的面试体验会极大提升公司的口碑。
理解文化差异:
越南学生可能比西方学生更为谦逊和内敛,在面试中需要招聘人员更主动地引导和提问,以发掘他们的潜力。
他们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,但同时也非常有上进心,渴望学习和晋升。
挑战:
高流失率:年轻员工,尤其是入职1-2年内,跳槽现象比较普遍,这对企业的保留人才策略提出了挑战。
技能差距:部分毕业生的实践技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,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入职培训。
地域不平衡:优质人才和招聘活动高度集中在河内和胡志明市两大城市。
趋势:
数字化转型:线上招聘会、视频面试、AI筛选工具的应用越来越普遍。
对软技能的重视:企业不仅看重专业成绩,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沟通能力、团队合作、解决问题和创造力等软技能。
ESG(环境、社会及管治)吸引力: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公司对年轻一代更具吸引力。
越南高校校园招聘市场充满活力且竞争激烈。对于希望进入越南市场或扩大本地团队的企业来说,成功的关键在于提前布局、深入理解本地文化和学生需求、打造强大的雇主品牌,并提供有竞争力的职业发展平台。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和精心经营的战略要地。
浏览: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