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得乐省讯) 素有“榴莲之都”美誉的越南得乐省,在2025年丰收季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出口危机。由于负责化学残留检测的实验室系统全线升级,自10月11日起,近2000个榴莲集装箱滞留于仓库、运输途中及边境口岸,导致整个产业链陷入瘫痪。果农与企业损失惨重,数千吨成熟榴莲因无人收购在枝头腐烂,市场价格暴跌,仓储成本飙升,引发行业剧烈震荡。
此次危机的导火索是越南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升级。据得乐省榴莲协会主席黎英中透露,检测系统暂停运行后,榴莲出口必备的镉、金胺O等化学残留检测报告无法出具,而中国作为得乐省榴莲的主要出口市场,对食品安全要求极为严格。缺乏检测报告的直接后果是出口订单全面停滞,边境口岸堆积如山的集装箱无法通关。
“这就像在高速公路上修路却忘了留应急车道,”一名当地出口商无奈表示,“榴莲保质期极短,每延迟一天,品质和价值都在骤降。”据统计,滞销榴莲总量已达数千吨,部分果农因价格跌破成本线,被迫放弃采摘,任由“水果之王”在果园中腐烂。
危机迅速蔓延至产业链各环节。冷藏仓储费用因货物积压暴涨300%,许多中小合作社面临破产风险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国际市场信任度的动摇。一位贸易分析师指出:“长期停滞可能让买家转向泰国、马来西亚等竞争对手,越南榴莲辛苦建立的市场口碑或受重创。”
得乐省榴莲协会在10月26日向政府提交紧急请愿书,呼吁立即干预。黎英中强调:“当前困境不仅关乎短期经济损失,更危及越南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长期竞争力。”
协会提出四项关键建议:
紧急恢复检测实验室运行,优先处理积压样本;
设立出口“快速通道”,简化合规流程;
授权地方检测机构分担压力,分散系统风险;
出台财政帮扶政策,缓解企业与果农的短期现金流压力。
业内专家认为,此次危机暴露了越南农业供应链的脆弱性。“现代农业不仅是种出好果子,更需构建抗风险体系,”一位供应链管理专家分析,“建立备用检测机制、推动数字化溯源系统,才是长远之道。”
尽管当前形势严峻,但政府与行业的快速响应已显露曙光。得乐省官员表示,正协同技术部门加速系统恢复,并研究临时检测方案。部分企业则自发组织冷链资源共享,试图减少损失。
这场“技术事故”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越南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。若政府与企业能借此契机强化供应链韧性,越南榴莲未来或可在全球市场中更具竞争力。正如黎英中所期待:“只要我们携手突破困境,榴莲的香气终将飘向更远的世界。”
浏览:次